传统特效的登峰造极之作——《大都会》
由弗里茨·朗执导,乌发电影公司(德国),派拉蒙影业(美国)发行的《大都会》诞生于1927年,影片时代背景设定在一百年后的21世纪20年代,超前的意识形态和科幻概念夹杂着导演对于传统电影特效和表现主义手法的高超运用让这部电影产生了艺术品的质感。
本片作为一部剧情类的科幻电影其在特效和艺术方面的造诣也在后世的电影和其他艺术领域提供着无数灵感和启迪。
“这是一部经典中的经典,是至今仍被效法的无声片时代杰作。历时两年、三万多人参与、耗资五百万马克、使国家制片厂破产。它更是科幻电影史的第一个丰碑,其影响在后世科幻中处处可见,无论1930年代的疯狂科学怪人,或《银翼杀手》、《巴西》、《第五元素》、《星球大战》对未来城市景观的想象,以及C-3PO形象设计,天行者卢克的假手和《风之谷》中女将军的假手,卢卡斯《TH1138》的地下城市和1138编号本身, 全都有《大都会》的影子。甚至麦当娜和“皇后”的摇滚MV也引用《大都会》的片断。2002年,日本发行手冢/大友/林太郎版《大都会》,更是几代动画大师对弗里茨•朗跨世纪的遥远致敬。”
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大都会》的预告片
https://www.zhihu.com/video/1445088028813762560
1927年的《大都会》,表现手法达到了特效运用的巅峰,给当时的电影特效带来了技术上的飞跃,从此,“特效”不再是导演个人施展想象力的专利,而是单独分门别类成一个部门一个职能。
影片创造性的使用了微缩模型和玻璃绘景,片中很多未来城市场景就采用了玻璃绘景的摄影技法,美工师在透明玻璃上绘制部分场景,之后将玻璃放置在要拍摄的实景前,然后摄像机透过玻璃一次性将场景拍摄下来,影片中的未来城市已经显现出“赛博朋克”的雏形,高楼大厦林立,气势恢宏不输电脑特效制作的《银翼杀手2049》。
机器人玛利亚是科幻电影里的经典角色,影片中的能量环在玛利亚周围缓缓流动的场景,是整个影片特效制作的亮点,在没有数字特效的时代,这样细腻自然的特效是如何制作的呢?
欧博娱乐
原来电流特效是用金属薄片卷成圆圈,再利用置于摄影机远近的距离不同,拍摄创造出大小不一的光圈,因为透视的关系加上胶片的显影效果,能量光环便流动了起来。
还有传闻希特勒也被《大都会》所征服,即使弗里茨·朗是犹太人,也想要把弗里茨·朗夫妇招入纳粹麾下, 但弗里茨·朗不同意,选择流亡去法国。妻子特娅·冯·哈堡则做了不同的选择,她加入了纳粹党,给希特勒创作了不少的剧本。
希特勒所带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同时也导致了很多艺术品的失传,其中就包括《大都会》的原始版本。
2001年的《大都会》修复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定为世界文献遗产之一,不过缺少了长达半小时的内容,有些情节难以被理解,电影也很难算得上是“完整”。
幸运的事情是,一部分已被认定为失传的删减片段在阿根廷布宜诺艾利斯的电影博物馆被找到,一位真懂电影的新馆长上任后发现了那段胶片的传世价值,于是把它带给了世人。
经历了约2年的修复工作,时长为145分钟的修复版在2010年面世,现在在网络上流传的大多也大都会娱乐是这个版本。只是由于经 大都会娱乐过80年的岁月,那部分胶片损毁情况比较严重,修复出来的影像也已经模糊不清了。